「香港人道年獎2015」頒獎典禮
「香港人道年獎2015」得獎名單已於9月5日揭曉,六位香港人道年獎得獎者及一位香港人道新力量得獎者來自不同界別,多年來以不同方式無私地扶助弱勢社群,他們不求回報、默默服務他人的精神值得大眾嘉許。他們的人道行為,充份體現本年度「香港人道年獎」主題「你的小恩,他的大慰」。
「香港人道年獎」由香港紅十字會與香港電台合辦,是本港首項倡導人道精神的獎項,目的為表揚在社會上以實際行動充分體現人道精神的人士,並藉著各得獎者的故事,推動人道精神這普世價值,把人道意識推廣至社會各階層。過去七屆已選出逾40位得獎者。為嘉許年輕人對人道工作的付出及貢獻,本屆更增設「香港人道新力量」獎項,務求發掘青年人推動人道服務的故事並予以頌揚,鼓勵新一代坐言起行,傳承人道精神。
香港人道年獎2015得獎者
- 陳藝賢醫生-推行免費心臟病及心電圖普查,協助患病市民及早發現病況並作出治療,並收集數據作分析,增加業界對心臟病的認識及改善治療策略。
- 趙汗青醫生-為本港、內地及東南亞地區的基層人士、長者及殘疾人士等舉辦牙科義診及牙齒護理講座。組織牙醫及不同界別的醫護人員參與義診。
- 林鑑貞女士-關懷無人探訪的在囚人士,尤以被判長刑期或終身監禁的在囚人士為主,透過持續探訪去表達關懷與支持,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將來。
- 羅春香女士-為臨終病人提供理髮及美容服務,讓他們更有尊嚴地離開世界。組織義工團隊為癌症及末期病患者美容及理髮,讓他們在病患中感受到別人的關愛。
- 梁紹輝醫生-為露宿者、流浪漢、低收入人士、戒毒人士及精神病康復中心的宿友等提供義務牙科服務,讓他們拾回尊嚴,重過正常生活。
- 龐劉湘文女士-致力推廣和實踐「聾不是啞,及早訓練,學會說話,改變一生」的理念。創辦語言及聽覺訓練中心,訓練聾童自小學習口語,衝破溝通的障礙。
香港人道新力量2015得獎者
- 文國斌先生-積極為紅斑狼瘡症患者及其家屬策劃定期聚會及團體活動,以過來人的身份擔當聆聽者,開解及鼓勵病友,為他們送上關心和支持。
香港紅十字會主席羅榮生先生致辭時表示:「我相信人道是一種『落地』的生活態度,實踐『人道』就是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人和事,並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所以人道精神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他讚揚今年「香港人道年獎」的得獎人,不單運用自己的技能來紓解其他人生理或心靈上的痛苦,令他們活得更有尊嚴,得獎人的熱誠更感染了不少身邊的人參與,使人道服務得以延伸。
助理廣播處長 (電台及節目策劃) 廖麗怡女士指出:「香港電台多年來透過廣播服務,積極推動社區參與,關愛社會,和『香港人道年獎』宣揚人道精神不謀而合。」她向各得獎者衷心道賀,並表示希望透過是次活動,鼓勵更多香港人投入各種拯救生命、關懷傷困、維護尊嚴的人道工作。
評審委員﹕ 頌揚人道 人人做得到
今年評審委員會的主席為陳兆愷法官(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其他委員為:陳彩英女士(香港紅十字會總監)、蔡海偉先生(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高永賢博士(第三屆香港人道年獎得獎者)、鄺文昌先生(香港上海豐銀行有限公司亞太區企業可持續發展高級副總裁)、石丹理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及戴健文先生(副廣播處長(節目))。評審委員一致認為七位得獎者皆實至名歸,他們都運用自己的經驗及能力,幫助身邊有需要人士,並且能夠吸引其他人士加入他們的人道行列,將人道精神傳承下去,長遠達致「頌揚人道 人人做得到」的願景。
「香港人道年獎2015」六位得獎者(右起):趙汗青醫生、龐劉湘文女士、陳藝賢醫生、梁紹輝醫生、林鑑貞女士、羅春香女士及「香港人道新力量」得獎者文國斌先生。

「香港人道新力量」大使盧凱彤出席典禮,與得獎者文國斌先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