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道年獎2023得獎者 - 陶巧敏醫生
了解真正需要 為傷病者帶來希望
陶巧敏醫生從小已立志向醫科發展,她一直渴望踏足戰亂或發展中的地區,為資源匱乏的社區提供醫療援助。「透過醫學,我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或者不同處境,都能夠幫到人。」
早在 2009 年修讀醫學院期間,她已經積極參與香港境外的義務醫療服務,包括中國內地農村的眼科滅盲行動、喜馬拉雅山和婆羅洲的村落診所等。「部分發展中地區連最基本的醫療設施和人手都欠奉,我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到他們。」
陶醫生獲得深切治療專科後隨即加入「無國界醫生」,不久之後便參與首個境外人道救援任務。她毅然辭去香港的工作,啓程到也門協助診治因戰爭造成的大量創傷患者,以及新冠和麻疹等傳染病人。及後她再前往伊拉克,支援當地發展急症及深切治療服務。在也門,陶醫生遇到一名母親帶著受傷的兒子前來求醫。男童身上佈滿炸彈碎片,腳部亦需要截肢。「儘管那位媽媽一直表現堅強,稱這是上天的旨意,但有一日我卻看到她偷偷哭泣,讓我深深感受到她所承受的壓力和傷痛。」陶醫生經常思考如何能夠讓醫療服務在她和服務團隊離開後,得以持續有效地運作。「當我知道病人的生活因為我們的出現而得到改善,我更能體會人道工作的真正意義。」
不少戰亂和發展中地區對深切治療服務的發展有很大需求。陶醫生離開也門和伊拉克後,以顧問身分前往中非共和國及阿富汗,提供深切治療服務的支援和培訓,讓當地能夠持續發展相關服務。「在資源缺乏的地區,我們需要因地制宜。我希望從受助人的需要出發,為他們帶來更有效益而長遠的改變。」
「人道精神是無分國界種族,按受助人的真正需要提供適切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