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香港紅十字會 -

closeclose

香港人道年獎2015得獎人 - 陳藝賢醫生





 

醫者父母心

陳藝賢醫生是一名心臟科醫生,現職瑪嘉烈醫院。2002年,陳醫生為一位完成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覆診時,發現他誤以為安裝起搏器後不可使用電器,不敢開雪櫃取出食物,亦不敢用微波爐翻熱食物,以致經常因沒吃飽而感到肚餓。陳醫生因而體會到病人復康知識的不足,會嚴重影響其康復情況及生活質素,再加上他發覺很多醫護人員對於心臟復康關注度不夠,這激發起陳醫生展開其人道服務,「唯有提升心臟病病人對病患及復康的認識,以及醫護人員對心臟病復康的關注,才能真正幫到病人。」

 

 

心繫大眾

陳醫生在2003年創辦「起搏之友」,幫助已安裝心臟起搏器和除顫器的病人及其家人適應手術後的生活。陳醫生舉辦工作坊,親自講解復康資訊,又邀請病人分享經驗。他更成功感染一些醫護人員加入「起搏之友」的義工行列。

 

陳醫生深信,心臟病並不只是患者的個人健康問題,而是會影響全家人的生活質素,為照顧者帶來長遠的負擔和壓力,故此陳醫生開展了不同的普查及預防計劃,不但可以幫助心臟病病人,同時能惠及他們的家人。在2010年,他號召「關心您的心」、「心康會」和「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合辦「心臟健康列車」計劃,並成為計劃召集人。該計劃每年舉辦大型心臟健康社區活動,由醫護義工為市民免費進行心臟病普查。

陳醫生留意到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但一般心房顫動病人並無病徵。因此在2014年,他又展開「心房顫動心電圖普查計劃」,以簡便的儀器為10,000名市民進行快速檢查,協助患病市民及早發現病況並作出治療,同時收集本地數據作分析及發布,增加業界對此疾病的認識及改善治療策略。

陳醫生現為亞洲預防心臟病學及心臟復康醫學會議的執行委員會聯席主席,透過協辦醫學教育活動提高醫護人員治療心臟病人的知識和技術。此外,陳醫生亦關心內地醫護人員對心臟復康的認識,將於國內進行交流及舉行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