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香港紅十字會 -

closeclose

社區超市 與市民一同受惠 


在大角咀區,有一家售賣糧油、包裝及急凍食品和水果的本地超市:「紫湖食品超市」。當初香港紅十字會邀請其參與本計劃時,老闆娘王女士很快就答應了。 

 

生意艱難 

王女士坦言,疫情下生意艱難,甚至有考慮過結業。「二○二○年生意還好,可能大家都尚有積蓄,或者並不覺得疫情會延續那麼久;但踏入二○二一年,生意額真的是大幅下降。」 

 

而除了街坊消費欲大降,超市這類商戶也受到了雙重打擊:因物流成本上升而令來貨價大增。她隨手指向一包急凍美國肥牛:「與二○一九年比較,來貨價加咗足足一倍。」但考慮到街坊的情況,她也不想加價太多。 

 

既然來貨價貴,會不會考慮改賣較便宜的款?「疫情期間,大家更注重食品安全,要乾淨衛生,所以還是決定繼續賣質素有保證的原貨。」 

 

 

食物券「好大幫忙」 

在本計劃中,商戶店鋪既是協助者,也是受惠者。受惠家庭於商戶使用食物券後,商戶可兌回同等的金錢。王女士多次表示食物券計劃對她來說是「好大幫忙」:「生意多咗,而且客源多咗好多,有唔少街坊專登行過來幫襯。」 

 

與社區的關係 

王女士也分享,本計劃也讓她更了解大角咀區,加深了與社區的關係。她自言雖然自己也是出身基層,「知道呢區有劏房,但冇諗過原來咁嚴重。」 

 

王女士回憶,曾經有家庭主婦使用食物券來買餸,但好幾次都是買罐頭食品,王女士向她介紹一些冷凍食物,對方略顯尷尬,原來對方家住劏房,地方太小,沒有雪櫃。王女士當刻突然發覺,原來大角咀的弱勢群體的情況比她想像中還要嚴峻。 

 

王女士也回憶起她透過本計劃認識的另一位媽媽。她們住得比較遠,當時媽媽一手抱著嬰兒,一手拖著約三歲的小孩來買餸,期間媽媽問王女士可否暫時幫忙照看著小孩——原來她們一家住在唐樓六樓劏房,沒有電梯,樓梯燈光也不好,媽媽擔心無法在上樓梯時同時拿著餸菜和照顧好兩個小孩。王女士爽快便答應了。在往後再遇這位媽媽時,也會主動提出幫忙照看小孩。 

 

是的——難關下,更要守望相助,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