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下的分享
一個星期四的下午,魏小姐的兒子正在家做功課,小女兒則坐在她的腳上,陪伴著我們聊天。我們看著正播放影片的電視,談起了網速來,魏小姐指家中只能接收到一至兩格訊號。不過,網速的微弱,仍無阻他們一家與鄰居分享的心。
「因為疫情,他(鄰居)無法與身在內地的家人見面,下班後只能靠視像通話和家人接觸。反正我們都要付上網費,便與他分享網絡,他就不需要額外購買,沒所謂。」疫境下樂於與別人分享、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的她,其實同樣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
疫情來臨壓力倍增
魏小姐一家四口的經濟支柱,是任職外牆維修的丈夫。外牆維修的工作,容易受天雨影響,因此收入並不穩定。家庭平均月入不多,用在租金、一般家庭用品、供養父母及小朋友的補習費等開支後,已變得緊絀。
疫情的來臨,更是雪上加霜。她提到,疫情下丈夫開工不足,試過收入大跌七成,更試過四至五個月沒有工作,只能依靠其家人的經濟援助,當時壓力很大。
參與食物券計劃
因此,對於「齊饗樂」計劃,她表示幫助很大。平日主要在家煮食的他們,除了使用食物券購買食材,亦有更多外出用餐的時候,而小朋友也有買零食的機會。此外,節省下來的食物開支,能幫補兒子的補習費用,改善了過去因收入不穩定,「有時補到,有時補不到」的情況。
現時就讀小三的兒子,疫情下以網課方式學習,與很多小朋友一樣,學習情況並不理想。魏小姐坦言小朋友的功課內容愈來愈深,特別是英文和數學科,家長無法自行指導,只能報讀補習班。
說到此,小女兒嚷著要喝檸檬茶,魏小姐從梳化旁拿了不止一包紙包飲品出來,遞給女兒,也遞給我們,小女兒更熟手地為我們拆開了飲管。「與別人分享」大概是他們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也在疫境中更顯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