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樹下的家
我們步落小巴的時候,陶女士一早便在站牌旁邊等待著了。
「歡迎嚟到我哋屋企呀!」
從上水火車站轉乘小巴,十分鐘便駛到村裏去。這一帶全是低矮的村屋,看得見遠山,還有山上的高壓電塔。冬天已經到了,中午的陽光舒展下來,陶女士走到屋門前金黃的石地上,說她那對龍鳯胎子女,平時就在這裏玩耍和曬太陽。
訪問當日,哥哥和妹妹將要放學,陶女士說他們還會去上功課班,直到晚上才回家煮飯食。中午的這一餐,便讓他們在外面自由選擇了。
「剛剛接到食物券那時,哥哥簡直開心得不得了!」談到外出用膳,陶女士記得當初他們三人走進大快活,哥哥看見牆上掛著那麼多餐牌,不同的菜式,都不知哪個最好食——說要把全部順著食一遍!
如此簡單的想望,多麼令人會心一笑。
不經不覺,哥哥妹妹同要升中了,陶女士把家裏日常開支都扣除後,剩下來的金錢,全部用來支持子女的學業。「我同佢哋講,人可以窮,但知識唔可以窮。」三個月省下來的膳食開支,變成哥哥妹妹補習英文的機會。看見成績平穩進步,陶女士欣慰之餘,也著實放鬆不少。
而在分數以外,陶女士更注重兩個小孩的德育。日常生活,這位擔起整個家庭甘願吃苦的母親堅持要讓子女分擔家務,並非想要片刻的偷閒,而只為培養子女的責任心。訪問時我們雖然看不見陶女士的孩子,可是家裏處處都是他們打掃出來的成果。那是多麼的乾淨,地上沒有一根頭髮。
我們不無留意到,陶女士說話時總是把子女掛在嘴邊、擺在最前,話語裏有欣慰、有自豪,也有作為母親難免的擔憂。離開的時候,我們回望陶女士的家,原來門前長了一棵粗壯的龍眼樹。樹幹高高伸出,分出的枝葉多麼茂盛!一塵不染的藍天,在樹葉間一塊塊透出來。
「似唔似童話故事嘅地方?」陶女士滿意地看著。
她告訴我們,到了果期的時候,風一捲,成熟的龍眼就會不住地掉下,落在她家的鐵皮屋頂上。那些夜晚,陶女士同子女聽著那些咚咚的碰響入睡。龍眼星星點點地落下,彷彿能夠穿進夢中,讓栽種者夢見果實纍纍,豐收的大日子。
(龍眼樹下,金燦燦的大空地。陶女士兩個孩子總愛在這裏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