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香港紅十字會 -

closeclose

關於展覽


本會舉辦「在乎你我他」攝影展,展出香港紅十字會尋人服務職員、義務急救員、心理支援義工、捐款者及捐血者,以及特殊教育服務受惠者的故事,以期與大眾分享人道服務中的不同面貌。

 

日期: 2022年7月17-21日(星期日至星期四)

地點: 中環街市1樓 Event Space

時間: 上午10時至晚上8時30分

 

麥健雄

長期捐款及捐血者

養成一個習慣不易,堅持下去亦難,堅持30多年更是難能可貴,何況是一種只求付出、不問回報的堅持。

 

陳維烈

急救員

在Rico心中,他要協助的,從來都不只眼前人。一旦有人受傷、患病,為他們提供協助固然重要,但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與傷者緊密連繫的家人。

 

史沛蘭及史新宇

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學生及家長

10歲的沛蘭最喜歡探索科學世界,爸爸就是陪她一同研究的好拍檔,也是她克服肢體障礙的依靠。自出生患有肌肉張力不協調的她,在家人的陪伴及師長的協助下,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站立、行走、讀書、寫字、運動,積極參與,發揮潛能。

 

譚佩詩

尋人服務團隊職員

Bessy走遍大街小巷、穿梭不同平台,盡力為尋人者找回至親。在崗位工作多年,一個個與親人重逢、或者拒不相見的故事都令Bessy深切明白,家家雖有一本難唸的經,但如果可以多一分體諒、多一分理解,世界上或許可以少一點遺憾。

 

湯健烽

心理支援服務義工 

要應付自己的負面情緒已經不易,更遑論要承載別人的悲傷和憤怒。Brian卻願意付出時間與心思,以同行者的角色,陪伴有需要人士走出情緒低谷。

 

香港紅十字會邀請到三位本地青年攝影師以細膩的攝影技術,在香港不同的城市角落捕捉香港紅十字會的你、我、他,向大家展現大城之中關於關懷與在乎的故事。

 

李詩卉

李詩卉於英國倫敦修讀時裝攝影。在著名劇照師木星的介紹下參與了《桃姐》(2012)的電影製作,自此一直活躍於電影行業,10年間為超過30部電影拍攝電影劇照 ,作品包括《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2014)、《拆彈專家》(2017)及《梅艷芳》(2021)等。她亦為多個演唱會擔任攝影師,合作的單位有容祖兒、謝安琪、張敬軒、鄭欣宜及Mirror等。 她曾出版攝影集《60 Days: Odyssey to the End of the World》(2014)。

 

張俊謙

現職為自由攝影師,曾與不同品牌及公私營機構合作,作品多取材自日常生活點滴以及人與地方之關係,並在社交媒體 @rambler15 上發表。Jeremy曾獲【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城市組」冠軍(2021)及「手機組」季軍(2017),並舉辦過5次個人展覧,包括:「峽城浮生 — 都市峽谷下的生活日常」、香港國際攝影節衞星展覽項目「三秒頃城」、「路邊的哲學家」等等。

 

李偉信

1993年香港出生,畢業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現於香港及台灣等地從事不同的攝影創作。其涉獵題材廣泛,包括人文紀實、城市建築、人像攝影等。2015年在Sony國際攝影獎的公開組中勝出,成為歷屆最年輕得獎者之一。於2020年出版《平和日》攝影集,現正活躍於多個社交媒體平台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