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 Chinese Version
亞太區20大學準法律菁英參與人道訴訟
香港大學奪冠
第十屆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
(香港.2012年3月10日) 「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今年踏入十周年,成為現時亞太區最大型的同類大學比賽。十年間,比賽共吸引了近70所亞太區大學的法律學生參加,對提升學生對國際人道議題的關注,增強他們對國際人道法的知識,貢獻良多。
今屆參賽的20隊法律界準菁英乃來自亞太區18個城市的知名大學。香港大學經過連串激烈的人道模擬訴訟後奪冠, 亞軍為澳洲墨爾本大學。香港大學成員黃雅斌更成為最佳辯論員。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主持頒獎典禮,他致辭時表示,基於參賽隊伍的數目和陣容,以及擔任比賽評判審的一眾知名人士,包括來自本港及亞太區的知法官、法律界人士、學者等,「足證這一年一度的模擬法庭,已成為香港法律界盛事之一。」
比賽由香港紅十字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聯合主辦。今年首次參賽的有越南及伊朗隊,香港則有3隊參賽;由約70名知名法官與律師擔任評審,包括擔任決賽評判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陳兆愷法官、澳洲埃迪斯科文大學法律及司法學系高級講師Mr Michael Crowley,以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駐新德里地區法律顧問Mr Chris Harland等。
香港紅十字會於2003年首辦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最初只有本港兩所大學參加。為誌比賽舉辦十周年,香港紅十字會特編制特刊“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 IHL Moot in Asia-Pacific Region”,以綜合各相關機構及評審過去九年的經驗,冀能提升法律學生及公眾人士對國際人道法的認識,並以此介紹「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的相關讀物、案例及技巧。
前首席大法官兼現任香港紅十字會主席楊鐡樑爵士表示,這特刊是國際人道法知識及應用範疇不能缺少的參考書籍,對法律學生、法律界人士、以至市民大眾都非常實用,有助宣揚和深化人道精神。
得獎名單
獎項 | 大學 |
冠軍 | 香港大學 (Albert Wong, Joshua Chan) |
亞軍 |
澳洲墨爾本大學 (Georgia Boyce, Eamonn Kelly) |
最佳辯論員 |
冠:Albert Wong (香港大學) |
最佳書面陳述 | 冠: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 (紐西蘭 - 威靈頓) 亞:南開大學 (天津) 季:國立政治大學 (台北) |
二十支參賽隊伍 (按英文校名排序)
-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 朱拉隆功大學 (曼谷)
-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 越南外交學院 (河內)
- 高麗大學 (首爾)
- 京都大學 (日本 - 京都)
- 南開大學 (天津)
- 國立政治大學 (台北)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管理大學 聯隊 (新加坡)
- 皇家法律經濟大學 (柬埔寨 - 金邊)
- 沙希德貝赫什迪大學 (伊朗 - 德黑蘭)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 香港大學 (香港)
- 印尼大學 (耶加達)
- 澳洲墨爾本大學 (澳洲 - 墨爾本)
- 宿霧大學 (菲律賓 - 宿霧)
- 可倫坡大學 (斯里蘭卡 - 可倫坡)
- 國立馬拉科技大學 (馬來西亞 - 莎阿南)
- 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 (紐西蘭 - 威靈頓)
- 厦門大學 (厦門)
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
今屆比賽由香港紅十字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聯合主辦,旨在透過涉及國際人道法議題的辯論,提高法律學生對國際人道工作問題的關注,而非只專注明文法規。每支參賽隊伍需根據真實案例編寫的虛擬法庭個案,如武裝部隊的將領是否須就其違法行為負上刑事責任或違反戰爭法而進行辯論。
國際人道法
香港紅十字會是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簡稱「紅十字運動」)的成員。紅十字運動致力推廣人道法及普及的人道原則,藉以防止人類的苦難。日內瓦公約是國際人道法及紅十字運動的基石,是在戰爭時保護非戰鬥人員及已退出戰鬥人員的一系列法則。1949年達成的4條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s),以及1977年的兩份附加議定書和2005年第三附加議定書,是國際人道法的主體,並已被世界上差不多每個國家簽署承認。
20支參賽隊伍與眾評判於高等法院前合照
傳媒查詢
機構傳訊經理 黃惠芬女士 2507- 7111